艾滋病防治知识
健康你我他
目前,全球平均每分钟就有6人感染HIV,4人死于HIV。
什么是艾滋病
何时出现?
1981年 ,艾滋病首次在美国被发现;
1982年被正式命名为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”;
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(外来旅游者);
过去的30多年里,艾滋病已经夺走了3500万人的生命。
如何定义?
罪魁祸首: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
艾滋病(AIDS)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(俗称艾滋病病毒)引起的一种危害大、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。
艾滋病病毒专门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,使人的抵抗力降低,最终使人体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,引发多种严重疾病而死亡。比如:肺结核、真菌、寄生虫感染、恶性肿瘤等。一个感冒就可能失去生命!
艾滋病的危害
对个人的危害
1.抵抗力下降,容易生病;
2.健康状况迅速恶化;
3.失去工作、学习能力;
4.身体承受巨大痛苦;
5.沉重的心理负担;
6.社会歧视(名誉受损);
7.失去生命(健康损失)。
对家庭的危害
1.支付高额医药费,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;
2.产生家庭不和,甚至导致家庭破裂;
3.经济来源减少,家庭经济状况恶化;
4.留下孤儿无人抚养,留下父母无人养老。
可防不可治愈
•致命性:病死率高居各种重大传染病之首。
•变异性: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。
•隐匿性:艾滋病病毒广泛分布于人体血液、精液、阴道分泌液、乳汁等体液,并藏匿于骨髓中,药物难以彻底清除,需终生每天不间断服用抗病毒药物以维持免疫水平。
•发病慢:感染HIV后通常很长时间内(0.5~20年)都没有自觉症状,经过平均8~10年的潜伏期后才发病。
感染HIV以后...
1.急性感染期
2.窗口期
从艾滋病病毒感染到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阳性,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 (2周-3个月) ,建议还是发生高危行为3个月后做检测。
3.潜伏期
2-10年
4.艾滋病期(1-2年)
5.死亡
艾滋病的传播途径
艾滋病病毒躲在哪里?
通过哪些方式传播?
1.无保护的异性/同性性行为,多性伴;
2.共用注射器;
3.未严格消毒的注射器、针头;
4.未经检测血液、血制品;
5.女性感染者怀孕、生产、母乳喂养。
哪些途径不会感染艾滋病?
传播三条件
1.数量
只有血液、精液、阴道分泌物、乳汁、伤口渗出液和脑脊液中含有足够的艾滋病病毒,能够传播艾滋病,其他体液则不能。艾滋病病毒要达到一定的量才能传播给别人 。
2.质量(活性)
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是高质量的,但离开人体后是脆弱的,常用的消毒水就可以杀死它。艾滋病病毒在昆虫、蚊子体内是不能存活的。在干燥了的血液和凝固了的体液中也失去活性,没有传染能力。
3.传播渠道(体液交换)
艾滋病病毒不能穿过完整的皮肤和黏膜,只有当皮肤和黏膜出现破损,而恰在此时正好有含艾滋病病毒的体液由此进入人体,才会传播。
预防艾滋病的措施
预防措施坚持“3耍1不1断”
3耍
不耍:节制欲望并忠于伴侣;
少耍:减少性伴;
安全耍: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。
1不
不吸毒,避免不必要的注射、输血。
1断
母婴阻断,不怀孕、终止妊娠、药物阻断、剖腹产、人工喂养。
防艾三字经
• 艾滋病,是绝症,染上身,会要命;
• 病虽险,切莫惊,可预防,须记清;
• 不嫖娼,不卖淫,莫吸毒,免上瘾;
• 好夫妻,贵忠诚,忌淫乱,绝外情;
• 安全套,很重要,坚持用,保太平。
多一份理解与关怀 • 少一份歧视和冷漠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“没有全民健康,就没有全面小康”,对于健康,特别是防艾,既要各级党委、政府的鼎力支持,同时也希望全社会和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、积极参与。